我们都知道,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反映,没有光就没有颜色。那么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与光源的光谱特性有什么关系呢?本文为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什么是光源的光谱特性?
所谓光源,即以可见光为主要成分的物理辐射体。
光源的种类很多,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大多是复色光,通常其中各单色光的能量比例是不同的,即复色光的辐射能量随波长而变化。将这种辐射能量随波长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光源的光谱功率(能量)分布。下图为几种典型的光谱功率分布。
其中(a)称为线状光谱,它由若干条明显分隔的细线组成,如低压钠灯发出的光线就是由波长为589.0nm和589.6mm的两条黄色光线构成的。图(b)称为带状光谱,由一些分开的谱带构成,每个谱带又包含许多紧靠的谱线,如碳弧和高压汞灯就属于这种分布。图(c)称为连续光谱,它包含一定范围内所有波长的辐射谱线,且能量随波长平滑变化。所有热辐射光源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日光和白炽灯光等,这是光源中常见的一种分布。图(d)称为混合光谱,是前述光谱的组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荧光灯就属于这种分布。
光源的光谱特性与颜色形成的关系:
光源所发光中,各种波长和强度的单一光谱都对人眼形成一定的颜色视觉,而所有这些各自的颜色视觉综合在一起(当然人眼的视觉神经及大脑具有这种综合功能),便是这个光源给人的颜色感觉,即光源光的颜色。
不同的光源之所以看上去颜色不同,如白炽灯看上去比荧光灯偏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光谱功率分布不同。反过来可以讲,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了它的颜色。在人眼视觉感知的前提下,研究光源的颜色问题就成为研究其光谱功率分布的问题。但在色度学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光谱功率分布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通常用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简称相对能量)表示光源的光谱能量与波长间的关系。
上图为常见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曲线。白炽灯在长波的红色段相对辐射能量高,因而看上去颜色偏红;而荧光灯在蓝、绿色波段相对辐射能量较高,红色波段的相对辐射能量较低,因而看上去呈蓝白;日光光谱则相对比较均衡,在可见光范围内能量起伏不大。
日光的光谱没有人造光源稳定,不同气候下、不同时间,它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曲线的形状是不同的,如图下图所示。这就是为什么早晚看到的是红霞,正午看到的是通常所说的白光。
由于无光就无色,又由于一般的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光源的光不仅形成自身的颜色,而且也是不发光的透射和反射物体透射或反射光的源泉。照明光源中没有的光谱,物体透射或反射的光中就一定缺失这种光谱及其颜色成分。因此,光源的光谱能量特性对其他物体颜色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色彩管理技术中,光源(光谱能量分布)的选择成为确定颜色的首要问题。但是照射光的特性(光谱能量分布)只是颜色形成的一种因素。而物体本身的光谱吸收、反射、透射特性也是其形成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翡翠作为一种优质的玉石,因其优良的宝石学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被誉为“玉石之王”。颜色是翡翠重要的商品属性,在其定等作价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准确的评定翡翠的颜色,对其颜色类型进行划分,就可以借助于标准光源箱。本文介绍了标准光源箱用于翡翠颜色的评定与颜色划分。
西瓜是一种果实味甜多汁的水果,根据其果肉颜色的不同可分为:猩红色、红色、粉色、橙色、黄色、浅黄色及白色等,不同果肉颜色的习惯,其所含的色素成分是不同的。为了研究色素成分与果肉颜色的关系,就需要对其果肉颜色进行准确的评定。本文介绍了标准光源箱在西瓜果肉颜色鉴别区分中的应用。
芒果素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美誉,其果实果肉细致、香甜,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芒果果皮颜色是芒果重要的商品属性,是消费者选择芒果的重要依据。为了准确的鉴定芒果果皮的颜色,就可以使用标准光源箱。本文介绍了标准光源箱在芒果果皮颜色鉴定中的应用。
棉花颜色分级是棉花定等作价的重要依据,常用的颜色棉花分级方法是在自然光下进行,但由于自然光的可变性,会导致颜色评定结果的不准确。因此,为了提升棉花颜色分级的准确性,就可以使用标准光源箱。本文介绍了标准光源箱在棉花颜色分级中的应用。
芒果营养价值极其的丰富,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果实颜色丰富多样,有浅黄色、黄色、橙色、红色等,不同色泽的芒果所含的营养存在差异。为了研究芒果果实颜色与岁寒色素的关系,就需要对芒果果实颜色进行准确评定。本文介绍了标准光源箱在芒果果实颜色评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