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是陶瓷材料重要的外观特征,为了管控陶瓷材料的质量,就可以通过光泽度仪来进行检测。本文就给大家带来陶瓷光泽度检测步骤,感兴趣的用户不妨来看看吧!

陶瓷光泽度检测原理:
陶瓷材料的光泽度指的是其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它是反映陶瓷釉面砖和抛光砖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国家标准GB/T 3295-1996的规定,采用陶瓷制品45度镜向光泽度试验方法。即在规定入射角下,以一定条件在光束分别照射标准板和被测样品,并在其镜向反射角上,以一定的接受条件来测量样品和标准板的反射光强度。
陶瓷光泽度检测步骤:
1、按国家标准GB/T 3295-1996的要求制作(或选择)试样,要求试样表面应无明显凹凸不平、翘曲或裂纹。数量三件。
2、按仪器操作规程预热稳定仪。
3、用工作标准板校核仪器。
4、将试样表面擦拭干净,在每件试样表面各测量五点并记录。测量时尽量使测量面与测量窗口工作面接触。
陶瓷光泽度怎么提升?
陶瓷的光泽度主要与釉料配方以及制釉工艺有关,想要提高陶瓷光泽度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釉料的选择
釉的烧制温度要与坯体相丝印,在预定的烧成温度下生产均匀的玻璃状组织。配置釉料时,采用提高折射率的原料,可以制成光泽度很高的釉层。如用Pb与BaO、ZnO、CaO配面的釉料,具有良好的光泽。
2、制釉工艺
对制釉原料的处理和加工工艺无疑也将改善釉料的效果。对釉用粘土原料的处理,清除多余的杂质和有机物可以保持其化学组成相对稳定。对釉料中那些在加热时体积变化较大的原料,如石英、滑石、氧化锌等,最好先单独煅烧在配料,即以熟料的形式引入釉中,是晶体的体积趋于稳定,或促进这些氧化物在釉中的熔融或溶解。适当提高釉料的细度,可以是釉料各组分得到均匀的混合,有利于提高釉面的平整与光滑程度,进而提高陶瓷釉面光泽度。
在光泽度仪的技术规格参数中,会涉及到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测量光斑,另一个是测量量程。测量光斑主要关注测量时的光照区域特征,而测量量程关注的是仪器能够测量的光泽度数值范围。那么,光泽度仪测量光斑和测量量程对结果有什么影响?本文对光泽度仪测量光斑和测量量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做了分析。
在鸡蛋的众多外观品质中,蛋壳光泽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消费者普遍青睐表面光滑、光泽度高的鸡蛋,鸡蛋的光泽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存在影响。因此,为了准确的量化鸡蛋的光泽度,为其选育提供数据支撑,就需要对其光泽度进行准确的测定。本文介绍了曲面光泽度仪用于鸡蛋壳光泽度的量化分析。
珍珠的光泽度是珍珠质量评价及等级划分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珍珠表面反射光能力强,其光泽度也就高,反之光泽度就低。对珍珠的光泽度进行量化的分析,可以为珍珠品质及等级划分提供数字依据。本文介绍了小口径曲面光泽度仪用于珍珠光泽度的测定。
冬枣果实光泽度高低是冬枣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考核标准,也是其果实品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了克服传统人眼主观评价的局限性,提升冬枣果实光泽度评价的准确性,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微孔光泽度仪用于冬枣果实光泽度的测定。
抛光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室内及外墙等的装饰。光泽度是评价抛光砖外观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抛光砖的使用效果。为了准确的测定抛光砖的光泽度,就可以使用光泽度仪。本文介绍了光泽度仪用于抛光砖光泽度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