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测色仪是一种比较色度参数来评价样品颜色的光谱仪器,很多用户对比较测色法和其比较基准还不了解,本文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分光测色仪的比较基准。
分光测色仪测量物体的色度参数时都采用比较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定量地比较已知光谱特性的“标准样品”和“被测样品”在同一波长上透射或反射的单色辐射功率或能量,测出被测样品的光谱辐亮度因数、光谱反射比、光谱透射因数、光谱透射比,等等,在此基础上计算物体的CIE标准色度参数。
光电色度计测量物体色度参数时同样采用比较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定量地比较已知色度特性(如CIE XYZ系统的三刺激值)的“标准样品”和“被测样品”在色度计的红、绿、蓝三个通道产生的响应值,最终得到被测样品的CIE标准色度值。
测量透射样品时,一般选用空气作为比较的“标准样品”。由于在较短的距离内可以不考虑大气对光谱的吸收效应,因此空气是理想的透射体,其在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谱透射因数或光谱透射比均近似为1。
测量液体样品时,一般采用同样厚度的溶剂作为标准样品,该溶剂的光谱透射因数或光谱透射比是已知的。
测量反射样品时,无论是分光光度计还是色度计,都应采用光谱辐亮度因数或光谱反射比在各波长上都近似为1的物体作为比较的“标准样品”。虽然完全反射漫射体的反射比在各波长上均为1,是理想的参照标准,但实际材料难以达到这样的特性,只能选择与它性质比较接近的材料作为工作标准。颜色测量中所选用的反射标准常采用的是硫酸钡(BaSO4)、海伦(Halon)、氧化镁(MgO)、碳酸钙(CaCO3)和陶瓷等。硫酸钡稳定性好,但不易清洁,常用于传递标准。海伦是一种多氟树脂,在可见光波段中反射率非常接近硫酸钡,在红外波段由于硫酸钡,但在250~280nm处有微弱的发光性。氧化镁光谱选择性小,反射比大,但稳定性差,过去曾用作原始标准,1969年CIE已用完全反射漫射体取而代之。陶瓷使用方便,容易清洁,多用作仪器的工作标准。标准白板的技术条件在国家标准中有相应的规定:传递标准白板要求漫反射性能好,在380~78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比在95%以上,并且光谱选择性小,尽可能接近完全反射漫射体。当反射比值变化超过0.5%时,必须重新校准。传递标准白板要求用高纯度硫酸钡粉末压制而成。工作标准白板应具有机械的耐久性和光学稳定性,有足够好的漫反射性;在380~780nm波长范围内光谱反射比高,且光谱选择性小;便于清洁,可用陶瓷白板或乳白玻璃等作为工作标准白板。参比白板应具有充分的漫反射特性,在380~78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反射比较高,且光谱选择性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光学稳定性。
为了实现比较法测量,可以有两种安排。简单的是采用单光路,仪器只有一条光路,将参照物和样品依次放在光路中进行测量。其优点是能严格保持参照物和样品在完全相同的光路中进行测量,但缺点较多,例如受到电路波动、机械振动、光源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误差。现在分光测色仪中广泛采用双光书法。将单色光分成两束光,一束通过参照物,另一束通过样品。双光束系统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两光束对称,光学特性一致。在微机控制的仪器中,也可用数值方法校正光学特性的不一致性。
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不仅可以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还可以延长铝合金的使用寿命。但在铝合金阳极氧化的过程中,由于氧化工艺的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出现色差瑕疵,影响产品的美观与使用。为了将色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管控其外观品质,就需要对色差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分光色差仪用于铝合金阳极氧化色差的检测。
啤酒是以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低酒精度酒,其被称为“液体面包”。颜色是啤酒质量标准的一项理化指标,也是一项重要的感官指标。为了准确的量化啤酒的颜色,管控其颜色品质,就可以使用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液体台式分光光度仪用于啤酒颜色的检测。
橙子汁是以橙子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果汁,其色泽鲜艳,爽甜可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果汁饮料。色泽是橙子汁重要的外观属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橙子汁的品质。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测橙子汁色泽保证期颜色稳定性。
颜色是中药饮片重要的外观性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中药饮片的品质质量。对于中药饮片颜色的描述,传统上主要采用语言描述,这种描述方法因人而异,且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了客观量化的描述中药饮片的颜色,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
大米的色泽是大米重要的商品属性,是人们评价大米品质的第一感官指标。传统大米色泽的评价,采用人眼目视评价,这种方法影响因素众多,且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为了准确的量化大米的颜色,就可以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台式分光测色仪用于大米色泽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