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色泽是大米重要的商品属性,是人们评价大米品质的第一感官指标。传统大米色泽的评价,采用人眼目视评价,这种方法影响因素众多,且评价结果不够准确。为了准确的量化大米的颜色,就可以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台式分光测色仪用于大米色泽的测定。

大米的色泽是人们对其品质的直感,与其最终产品的品质有关。大米的色泽取决于原粮的品种,在加工中进行科学处理可提高色泽白度。优质大米清白,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米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很少有碎米、爆腰、腹白,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大米的色泽呈白色或微淡黄色,透明度差或不透明;霉变的米粒表面是绿色、黄色、灰褐色、黑色等,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爆腰和腹白,有带壳粒,有虫,有结块等。
大米的色泽包含颜色和光泽,其中量化指标是大米白度值,用白度仪来测定,数字表述,可作数理统计,但难以全面地反映大米的色泽情况。从包含关系来看,色泽、颜色包含白度。颜色是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人们的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白色是各种波长都被反射的颜色。光泽是指物体表面的光亮情况,大米的颜色基本上是白的;但程度不同,有的带灰,有的带黄,亦即白度不同。大米的光泽除与所留皮层多少有关外,还与其表面的光洁程度有关。因此,为准确的测量大米的色泽,对其品质进行管控,就可以使用台式分光测色仪。
传统大米色泽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是目视法,这种方法受光源、观察者、观察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只能对大米的色泽做出大致的评判,如偏黄、偏黑等,不能进行数字的量化分析。因此,为了准确的量化大米的色泽,给出具体的数值评价,就可以使用台式分光测色仪。台式分光测色仪测量大米的颜色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仪器内置标准光源对大米样品进行均匀照射,大米样品表面对光进行选择性反射与吸收,然后仪器分光系统将这些反射光进行分解,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颜色参数,以此实现对大米颜色的精确表征与分析。
使用台式分光测色仪测定大米颜色,首先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米样品,剔除碎米、异色及杂质后充分混合,取适量样品放入仪器专用比色皿中,确保表面平整无缝隙;然后对仪器进行校准,仪器校准通过后,设置相应的测量参数,目前用于大米颜色测量的颜色系统是CIELab表色系统;接着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于台式分光测色仪的样品仓,启动仪器的测量键,仪器就会给出相应的颜色参数L、a、b值,其中L值反映大米的洁白度,a和b值分别体现其偏绿/偏红、偏蓝/偏黄的色调倾向;最终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色泽指标,以实现对大米色泽的客观、精准量化测定,为大米品质等级、加工精度及储存过程中的色泽变化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茶叶是以新鲜茶树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对于茶叶的品质质量评价而言,颜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感官指标,它影响着人们对茶叶品质好坏的评判。因此,为了准确的测量茶叶的颜色,为其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量化数字,就可以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台式分光测色仪用于茶叶色泽的检测与量化分析。
肉质火腿是以肉制品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因其肉质细腻、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色泽是肉质火腿重要的商品属性,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和判断产品质量好坏的直观指标。为了准确的测定肉质火腿的颜色,保证其颜色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小口径分光测色仪用于肉制火腿色泽的检测。
消费者在购买家禽肉时,往往是以家禽肉的颜色作为第一购买指标,如果家禽肉的颜色不稳定,或者发生变化,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质量产生怀疑。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家禽肉的颜色,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用于家禽肉色泽的检测与分析。
鸭肉脯是以新鲜鸭肉为原材料,添加相应的辅料而制作成的一种休闲肉制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对于鸭肉脯而言,其色泽直接影响其感官品质,进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检测鸭肉脯细微的颜色差异,为其颜色品质管控提供数字依据,就可以使用便携式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分光测色仪用于鸭肉脯色泽的检测。
颜色是钻石重要的外观属性,在砖石的商品价值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钻石颜色的评价与分析,主要由人眼进行目视评定,这种评定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钻石的颜色,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小口径分光测色仪用于钻石颜色的测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