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肉色是影响猪肉外观和消费者购买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因肉色差异而导致的猪肉外观质量不一致,大大影响了超市零售时消费者对购买的选择。目前基于人的肉色感官评定和标准比色板法主要依靠人的主观颜色视觉,对肉类工业而言,颜色评定准确度不高。为了更为准确、快速的对猪肉肉色进行客观评定,大多数猪肉企业就会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色差仪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肉色是商品肉色、香、味、质几大要素中最直觉最先导的感受印象。肌肉颜色深浅和色调(色度)取决于肌肉色素含量。肌肉色素主要由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以及微量有色代谢物组成。肌红蛋白是色素的基本成分,约占总色素的67%、肌红蛋白的三种存在形式还原型肌红蛋白(紫红)、氧台肌红蛋白(鲜红)、高铁肌红蛋白(褐色)赋于肌肉不同的色调。可见肌红蛋白的状态对肉色有很大影响,而肌红蛋白的状态又受到温度、氧分压、pH、肉面微生物活动、光照、腌制条件(渗透压)的影响。因此,为了准确度量肉色,在对上述因子加以限定时,就可以使用专业的猪肉肉色测定仪器——色差仪。
传统猪肉肉色的测定是采用比色板法测量猪肉的颜色,用标准肉色谱比色板与肉样对照,并目测肉样评分。目前,国际上有美制、法制、日制等不同色谱或色块标准,其中美制最为通用。
这种方法属主观评定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经济实惠,但最容易出错:有两点技术要领不容忽视:其一,检测人员要回避了解被测样本的品种和生产场家背景以免产生感情分值偏差。其二,比色板评分的结果如果用一般统计方法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标准差很容易将劣质肉(5分的DFD和1分的PSE)平均成3分的优质肉。故肉色评分应表达成5个肉色级别的样本分布概率。
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准确的测量猪肉的颜色,就可以利用物理学手段对猪肉颜色进行客观的光学度量,对肉面反射光的波长和色彩等参数进行定量,常用的就有色彩色差仪。在使用色差仪测定猪肉颜色之前,需要先将色差仪用校正板标准化,然后将测量口径垂直置于肉面上,测量口径紧扣肉面(不能漏光),按下测量按扭,色度参数即自动存入微机。由于肉面颜色随位置而异,故每个肉面取多点进行测量,最后取平均数。参数的表示方式为: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饱和度(Saturaticn)、色度(Hue值),以上参数对评定肉质有重要参考意义。PSE肉的L*值高而a*值低,DFD反之。我国地方猪种肉色的L*值相当高,但一般不是PSE指征,其原因是大理石纹白色反光所致,所以在肉色评定时应区别对待,不能硬搬国际标准将其定为PSE肉。
青梅又称果梅,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实。青梅腌制加工是将新鲜青梅与固体食盐分层堆积于腌制池,利用食盐的高渗作用对青梅进行加工的方法。在腌制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导致其色泽的不稳定性。因此,为了优化工艺,保证其颜色的稳定性,就需要对其颜色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多口径分光色差仪检测腌制青梅颜色。
南酸枣糕是以南酸枣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糕点,色泽是南酸枣糕重要的商品属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为了保证南酸枣糕颜色的稳定性,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字依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对其颜色进行测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检测南酸枣糕的色泽。
色泽是点心重要的外观特征,不仅可以对消费者产生视觉冲击,还可以刺激消费者的食欲。如果某一点心产品,在批次上存在颜色差异,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复购率。本文介绍了小口径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点心色泽的测量分析。
烤羊腿作为一种烤制品,色泽是其重要的外观属性。诱人的色泽不仅可以诱发人们的食欲,还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但烤羊腿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烤制温度及辅料添加等的影响,会导致其色泽不稳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烤羊腿颜色的检测与分析。
CIELab均匀测色空间是CIE规定的用于颜色测量比较常见的颜色空间,该颜色空间是目前色差仪、分光测色仪等主流颜色测量仪器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测色空间。本文对CIELab均匀测色空间及其用于色差测量的特点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