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由于几何结构的不同,其在测量模式上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d/8结构积分球色差仪会有SCI和SCE两种测量模式,这两种测量模式的适用范围是存在差异的。那么,SCI和SCE哪个测色更准?本文对色差仪的SCI和SCE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一!

SCI和SCE一般只会出现在d/8结构的色差仪中,是颜色测量的两种模式。其中:
SCI是英文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的缩写,意思是包含镜面反射光,是指色差仪测量模式中有一个镜面反射光来补光,用于测量样品的光谱反射分量和反射体或漫反射分量。这种测量方式的测量结果包括物体的所有表面反射光(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与物体表面的结构、粗糙程度无关,测量结果可以反映出物体的真实色彩,物体的光泽不会影响颜色数据的测量结果。一般用于那些研究颜色本身属性而不关心颜色所附着的样品表面光泽度的应用,如油漆涂料厂等。
SCE是英文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的缩写,意思是不包含镜面反射光,在测量中,光陷阱的位置是关闭的,不存在镜面反射光来补光。该测量模式可以更好的评估样品的颜色外观属性,与我们人眼观察感知物体的颜色大致相同,但是受物体表面结构、粗糙程度影响较大。一般适用于那些直接被人观测到的,要求测量结果和目视非常接近的样品,如家电外壳等。

SCI是指包含镜面反射光测量颜色的表达方法;SCE是指排除镜面反射光的测量颜色的方法;需要明白两种测试方法的区别:在使用SCI模式时候,测量过程中镜面反射光和漫射光仪器包含进去,这样测试的数据只物体整体客观的颜色,而与物体表面条件无关。
可能会有人问,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颜色?大多情况下,包含镜面正反射光被称为“真实颜色”,因为其计算了被测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所有光(包含镜面光),从理论上来说起更接近于“真实颜色”。而排除镜面反射别称为“表观颜色”,常用于生产中质检流程中,用来评定颜色的表观差异。
在上面的描述就已经有提到了,根据不同产品的测量,就需要用到对应的测量模式。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含有SCI与SCE模式的色差仪一定是d/8积分球结构的色差仪,像45/0的色差仪是没有SCI与SCE的测量模式选择。
SCE是测量结果要求最为接近人眼的测量效果,可用于测量产品的白度、黄度、颜色,可应用于一些钛白粉/家电外壳/汽车外壳/食品等等常常用于用户直视的产品。
SCI则应用于一些物体本质颜色,可用于测量药品溶液、金属颜色、矿物颜色此类需要物品本质属性的测量。
哑光产品或者理想漫反射系列的产品则可不区分SCI与SCE,测量结果差别很小。
青梅又称果梅,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实。青梅腌制加工是将新鲜青梅与固体食盐分层堆积于腌制池,利用食盐的高渗作用对青梅进行加工的方法。在腌制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导致其色泽的不稳定性。因此,为了优化工艺,保证其颜色的稳定性,就需要对其颜色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多口径分光色差仪检测腌制青梅颜色。
南酸枣糕是以南酸枣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糕点,色泽是南酸枣糕重要的商品属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为了保证南酸枣糕颜色的稳定性,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字依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对其颜色进行测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检测南酸枣糕的色泽。
色泽是点心重要的外观特征,不仅可以对消费者产生视觉冲击,还可以刺激消费者的食欲。如果某一点心产品,在批次上存在颜色差异,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复购率。本文介绍了小口径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点心色泽的测量分析。
烤羊腿作为一种烤制品,色泽是其重要的外观属性。诱人的色泽不仅可以诱发人们的食欲,还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但烤羊腿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烤制温度及辅料添加等的影响,会导致其色泽不稳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烤羊腿颜色的检测与分析。
CIELab均匀测色空间是CIE规定的用于颜色测量比较常见的颜色空间,该颜色空间是目前色差仪、分光测色仪等主流颜色测量仪器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测色空间。本文对CIELab均匀测色空间及其用于色差测量的特点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