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色差仪的测量精度,就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对色差仪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合格的色差仪,计量检定单位就会出具相应的计量检定证书。那么,色差仪计量证书怎么看?计量证书和校准证书什么区别?本文对此做了介绍。

色差仪的计量检定证书一般是三页:
第一页主要包含:送检单位名称、计量器具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编号、检定依据、检定结论、检定日期和有效期等。其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检定有效期和检定结论。如下图所示:

第二页主要的信息是校准用主要标准器信息,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次校准用的是标准色板/陶瓷,有效期是指该标准色板下次应该复校的时间。

第三页检定结果页,是送检仪器各项校准参数结果值,包括仪器外观、测量条件、重复性、复现性、示值误差等,其中重复性和示值误差是衡量色差仪测量是否准确的重要参数。

重复性是指同一台仪器测量同一位置的Y、x、y数据最大差值。如上图标准结果中,重复性均为0。
示值误差是在仪器预热之后,对白、红、绿、蓝、黄5种标准色板的Y, x, y进行测量,每块色板检测值与色板的各自标准值之差的绝对值定义为示值误差。
△Y=|Y-Y0|
△x=|x-x0|
△y=|y-y0|
如上图校准结果所示,以红色为例:
△Y=|9.44-9.08|=0.36≈0.4
△x=|0.5639-0.5706|=0.0067
△y=|0.3416-0.3381|=0.0035

色差仪的校准证书和计量检定证书是不一样的。校准证书可以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其证书的可靠性是不如计量检定证书的。一般来说,经过国家法定计量鉴定机构检定产品,就会有检定证书并评级。
检定证书是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相关检定规程对色差仪进行检定所提供的证明,表明该仪器依法实施了检定,是合格的。根据色差仪检定规程要求,对检定合格的色差仪出具检定证书,并定级;对检定不合格的色差仪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也称为校准证书。色差仪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法:
1.目的不同
检定目的是对计量器具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校准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
2.对象不同
检定的对象是《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
3.依据不同
检定依据的是检定规程,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及检定数据处理等所做的技术规定。校准依据的是校准规范,可以参照检定规程执行,也可以经校准方和用户双方商定自行确定校准方法。
4.性质不同
检定属于强制性,校准不具有强制性。
5.方式不同
检定只能在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或经授权具备资格的机构进行,校准可以采用自校、外校或自外校结合的方式进行。
6.结论不同
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量值误差范围,给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校准结果通常是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不需要给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判定。
7.有效期不同
检定证书上要求给出有效期。校准证书一般不给出有效期。
青梅又称果梅,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实。青梅腌制加工是将新鲜青梅与固体食盐分层堆积于腌制池,利用食盐的高渗作用对青梅进行加工的方法。在腌制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导致其色泽的不稳定性。因此,为了优化工艺,保证其颜色的稳定性,就需要对其颜色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多口径分光色差仪检测腌制青梅颜色。
南酸枣糕是以南酸枣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糕点,色泽是南酸枣糕重要的商品属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为了保证南酸枣糕颜色的稳定性,为其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数字依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对其颜色进行测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小口径色差仪检测南酸枣糕的色泽。
色泽是点心重要的外观特征,不仅可以对消费者产生视觉冲击,还可以刺激消费者的食欲。如果某一点心产品,在批次上存在颜色差异,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复购率。本文介绍了小口径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点心色泽的测量分析。
烤羊腿作为一种烤制品,色泽是其重要的外观属性。诱人的色泽不仅可以诱发人们的食欲,还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但烤羊腿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烤制温度及辅料添加等的影响,会导致其色泽不稳定。本文介绍了便携式色差仪用于烤羊腿颜色的检测与分析。
CIELab均匀测色空间是CIE规定的用于颜色测量比较常见的颜色空间,该颜色空间是目前色差仪、分光测色仪等主流颜色测量仪器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测色空间。本文对CIELab均匀测色空间及其用于色差测量的特点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