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颜料主要用于陶瓷的着色,以增加陶瓷的装饰性与美观性。而陶瓷颜料颜色的准确性,是保证陶瓷产品外观品质的前提。要想保证陶瓷颜料颜色的准确性,就需要对陶瓷颜料的颜色进行测量。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在陶瓷颜料颜色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陶瓷制品本身质量的提高,对制品的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能产生符合市场要求的装饰颜色。在陶瓷颜料本身色彩种类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颜色样品选择能与之匹配的混合颜料,这就是配色。正确的颜色需通过多次调整各自的配比才能达到,这就是调色。颜色调配的主要目的是:选择能实现与要求颜色相匹配的颜料组合。
颜色的匹配决定颜色复现的等同性。颜色匹配结果按传统的色彩描述法,主要通过大量色样的排列与对比,而不能进行确切的定量描述。由于人眼对颜色特性的判断是有差异的、颜色是因人而异,因光而异,因境而异。这样,颜色的调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难以控制生产中产品颜色的质量。因此,为了对陶瓷颜料的颜色进行分析,为陶瓷颜料的颜色调配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
在进行陶瓷颜料的颜色调配时,需要知道各种颜料使用的比例,才能使所调配的颜色与所需颜色的相匹配。颜色调配的结果按传统的色彩描述法,主要通过大量色样的排列比对,采用目测法进行评定。这样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调整才能得到颜料的标准配比。由于人眼对颜色特性的判断是有差异的,采取目测法,难以达到所需求的色宽的溶度,而且生产中难以进行数据化的调整,影响颜色匹配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对准确的测量陶瓷颜料的颜色,对陶瓷颜料的颜色调配进行数据化的计算,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
分光测色仪在测量陶瓷颜料的颜色时,其采用光谱分光技术,能精确的捕捉颜料反射率曲线,将颜料的颜色信息量化为L、a、b、ΔL、Δa、Δb、ΔEab等颜色参数,并能够识别人眼难以辨别的同色异谱现象,避免光源变化导致的颜色差异的误判。其在陶瓷颜料颜色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量化陶瓷颜料颜色保持配色的一致性
分光测色仪通过采集陶瓷颜料的光谱反射数据,将颜料的颜色信息量化为L、a、b、ΔL、Δa、Δb、ΔEab等颜色参数,自动比较目标色样与生产颜料的参数偏差,避免人工配色因视觉疲劳或环境光差异导致的色差,确保同一色系陶瓷颜料在不同批次生产中的颜色一致性。
2.监测陶瓷生产颜色变化优化工艺
陶瓷颜料经高温烧成后,其化学组成会导致颜色显著改变。分光测色仪可分别对颜料坯体与烧成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光谱曲线与色差值,分析烧制工艺对陶瓷颜料颜色的影响,为烧制工艺的调整及颜料配方的优化,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依据,减少烧制工艺的不稳定性导致的颜色波动。
3.建立陶瓷颜料数据库
通过分光测色仪可以对不同种类、批次的陶瓷颜料的颜色进行测量,建立颜料数据库。当生产中出现颜色差异时,可以快速的进行溯源,也可以为新产品的颜色提供配方参考。助力企业建立标准化的颜色管理系统,提升陶瓷颜料颜色的准确性,保证陶瓷产品的品质。
茶叶是以新鲜茶树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对于茶叶的品质质量评价而言,颜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感官指标,它影响着人们对茶叶品质好坏的评判。因此,为了准确的测量茶叶的颜色,为其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量化数字,就可以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台式分光测色仪用于茶叶色泽的检测与量化分析。
肉质火腿是以肉制品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因其肉质细腻、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色泽是肉质火腿重要的商品属性,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和判断产品质量好坏的直观指标。为了准确的测定肉质火腿的颜色,保证其颜色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小口径分光测色仪用于肉制火腿色泽的检测。
消费者在购买家禽肉时,往往是以家禽肉的颜色作为第一购买指标,如果家禽肉的颜色不稳定,或者发生变化,就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质量产生怀疑。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家禽肉的颜色,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用于家禽肉色泽的检测与分析。
鸭肉脯是以新鲜鸭肉为原材料,添加相应的辅料而制作成的一种休闲肉制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对于鸭肉脯而言,其色泽直接影响其感官品质,进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检测鸭肉脯细微的颜色差异,为其颜色品质管控提供数字依据,就可以使用便携式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便携式分光测色仪用于鸭肉脯色泽的检测。
颜色是钻石重要的外观属性,在砖石的商品价值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钻石颜色的评价与分析,主要由人眼进行目视评定,这种评定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准确的测定钻石的颜色,对其颜色进行量化分析,就可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小口径分光测色仪用于钻石颜色的测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