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用于镀膜玻璃表面色差的检测与分析

摘自:发七人仪器网 | 2025-11-18 | 作者:Faqiren

文章摘要:为了减少玻璃表面对光的反射,人们会在玻璃的表面进行镀膜处理。在玻璃镀膜的过程中,由于玻璃原料及膜层质量等的影响,会导致镀膜玻璃表面出现色差,影响镀膜玻璃的使用。因此,对镀膜玻璃的色差进行检测分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介绍了色差仪用于镀膜玻璃表面色差的检测与分析。

为了减少玻璃表面对光的反射,人们会在玻璃的表面进行镀膜处理。在玻璃镀膜的过程中,由于玻璃原料及膜层质量等的影响,会导致镀膜玻璃表面出现色差,影响镀膜玻璃的使用。因此,对镀膜玻璃的色差进行检测分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介绍了色差仪用于镀膜玻璃表面色差的检测与分析。

镀膜玻璃表面色差产生原因:

镀膜玻璃表面产生色差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玻璃原片和膜层质量两个方面。玻璃原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镀膜玻璃表面最终的色度表现:存放时间过长的玻璃原片表面容易发霉或与包装材料之间发生反应,产生纸纹等缺陷,以及浮法玻璃在退火过程中表面沾上油或水等形成油渣、水迹等污迹,还有玻璃原片在钢化处理时产生斑点、斑纹等缺陷,而上述这些缺陷都会使镀膜玻璃表面最终出现色差;另外,玻璃原片的厚度不均匀也会造成色差的出现。

膜层质量是影响镀膜玻璃表面色度表现的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膜层质量对颜色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膜层厚度不均或薄膜成分不均造成的。当玻璃基板的薄膜厚度不均匀度较大时,镀膜玻璃表面不同区域对光波的反射情况将会有较大差别,这就使得不同区域对太阳光的选择反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而薄膜成分不均对镀膜玻璃表面色度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成分不均造成的折射率变化,使得玻璃表面不同区域的反射情况不同,而产生色差。

色差仪用于镀膜玻璃表面色差的检测与分析:

对于镀膜玻璃色差的检测,传统上一般采用目视法。用目视法检测镀膜玻璃颜色时,因使用散射自然光作为光源,光源亮度较小,严重降低了目视法的分辩力;环境不同光源强度不一致,也影响观测结果。此外用目视法必然存在主观误差。而使用色差仪直接测定镀膜玻璃颜色时,因光源强度标准、固定,能客观准确地测出其间色差。将色差仪引入镀膜玻璃色泽测量,采用色差法对镀膜玻璃颜色进行控制,能够定量地对镀膜玻璃颜色进行表述,克服了传统目视法主观性大的不足,结果科学客观。

色差仪作为颜色测量的光电仪器,其在测量镀膜玻璃颜色时模拟的是人眼的视觉系统,根据仪器的模拟积分光学系统,将光谱光度数据的三刺激值进行转换和计算,得出L*、a*和b*值及对比色的色差。其可以检测到人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变化,在进行色彩质量控制时比人类观察者更为客观有效,因为人类观察者具有主观性,因人而异,检测的结果也会有差异,同时,人类观察者缺乏描述细微颜色差异的特定语言。而色差仪通过参照色度学标准,在规定几何条件下进行测色,可以准确的描述镀膜玻璃细微的颜色差异,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颜色数字的描述,允许镀膜玻璃生产商建立镀膜玻璃生产的颜色标准,并以数字的形式传递镀膜玻璃生产过程中的细微颜色变化情况,以保证镀膜玻璃颜色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使用色差仪检测镀膜玻璃色差时,需先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光源和传感器处于标准状态。然后取合适的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无污迹划痕等瑕疵,避免因样品表面状态差异影响检测结果。然后将测量口径与样品表面紧密贴合,按下测量键,仪器就会给出该样品的各种颜色参数。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颜色数据对比,可准确判断镀膜玻璃的颜色是否符合生产要求,同时还能对不同批次镀膜玻璃的颜色一致性进行监控,为工艺优化和品质管控提供精确的量化依据,实现镀膜玻璃颜色测量的全程可视化。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色差仪
  • 分光测色仪
  • 光泽度仪
  • 标准光源箱
最新产品
热门产品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