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

摘自:发七人仪器网 | 2025-07-29 | 作者:Faqiren

文章摘要:颜色是中药饮片重要的外观性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中药饮片的品质质量。对于中药饮片颜色的描述,传统上主要采用语言描述,这种描述方法因人而异,且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了客观量化的描述中药饮片的颜色,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

颜色是中药饮片重要的外观性状,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中药饮片的品质质量。对于中药饮片颜色的描述,传统上主要采用语言描述,这种描述方法因人而异,且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了客观量化的描述中药饮片的颜色,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本文介绍了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

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描述必要性:

性状描述是中药饮片、药材及中成药、提取物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颜色是中药饮片和药材品质鉴别的重要指标,涉及的品种非常广泛。这些传统的颜色标准表述简便易懂,且有长期的实践基础,一直靠古籍文献记载的内容与老药工传承的经验来进行操作,但很大程度上只靠操作者的感观检测、经验掌握。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以及相关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有关颜色的内涵与基础研究报道甚少,相关规范及此方面的内容无质的改变。如《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中药材“炮制通则”收载的“炒炭是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其中涉及颜色指标的描述“模糊”,无法准确掌握。

另外,炮制工艺主要靠老药工经验传授,不同地区、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习惯等诸多因素存在传承的差异,而且富有经验的老药工人数逐渐减少,从事中药炮制的人员难于掌握,存在失传的危险。在中药炮制教学、研究、生产及执法中非常“困惑”。因此,将各种中药饮片炮制前后颜色差异量化与统计,制定出每种共性的颜色数据范围,在标准或规范中固定下来,有利于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火候”的颜色判断具有可操作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极大促进了这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工艺的正确传承和有力保护。

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的客观量化:

分光测色仪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原理,通过采集物体表面反射率光谱的功率分布,测量样品的光谱光度特征,并将已知光谱光度特征与相同波长的标准光谱光度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相应的颜色数值。相比传统人眼主观描述,能精准量化饮片颜色的细微差异,通过颜色数据,客观反映不同批次、炮制工艺或贮存条件下饮片的颜色一致性,为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真伪鉴别及工艺优化提供科学量化的颜色依据。

分光测色仪用于中药饮片颜色测量时,需要按照仪器的测量需求对仪器进行黑白校准,以消除光源波动的影响;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饮片样品,确保样品表面无污迹、无缺损,以免影响颜色测量的准确性;最后设置相应的颜色测量参数,如CIELab颜色空间等,将仪器的测量口径与样品紧密贴合,如果饮片体积较小,可使用样品固定装置保持位置稳定,接着按下仪器的测量键,仪器就会给出相应的颜色参数,如L*、a*、b*值,其中L*表示明度,表征饮片颜色深浅,值越大越明亮;a*表示红蓝颜色变化,正值偏红、负值偏绿,反映炮制或品种特征;b*表示黄蓝颜色的变化,正值偏黄、负值偏蓝,体现成分或贮存影响。通过量化的颜色参数,就可以客观反映饮片颜色深浅、色调等,为饮片质量评价与工艺优化提供数字依据。

使用分光测色仪客观量化描述中药饮片的颜色,克服了传统人眼主观描述的模糊性,能够捕捉肉眼难辨的细微颜色差异,通过具体的颜色参数观评估中药饮片因炮制工艺、贮存条件或品种差异导致的颜色差异,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制定、真伪鉴别及工艺优化提供科学、可追溯的客观依据,显著提升了中药饮片颜色评价的规范性与精准度。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色差仪
  • 分光测色仪
  • 光泽度仪
  • 标准光源箱
最新产品
热门产品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