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木制品色差检测

摘自:发七人仪器网 | 2025-03-04 | 作者:Faqiren

文章摘要:木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其因众多的优异性而深受人们喜爱。颜色作为木制品品质评定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木制品加工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了管控木质的颜色品质,就需要进行颜色检测。本文介绍了手持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木制品色差检测。

木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其因众多的优异性而深受人们喜爱。颜色作为木制品品质评定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木制品加工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了管控木质的颜色品质,就需要进行颜色检测。本文介绍了手持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木制品色差检测。

木制品色差检测必要性:

作为一种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天然材料,木材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简称木制品)而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木材具有强度大、易于加工以及环保等诸多优点,是木制品制造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结构、化学组成、树种、立地条件、木材含水率、光照、表面粗糙度以及抽取物等不同条件的影响,使木材颜色在不同株系、株间、株内各有差异。

木材颜色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树种之间,还表现在同一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切面、不同部位、心材与边材、早晚材之间颜色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造成板材的矿物线、节疤、色差等缺陷,并直接影响木制品的质量,因此木制品的表面颜色检测或颜色分类成为木制品加工生产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颜色作为木制品品质评定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木制品加工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了准确的测量木质品的颜色,对其颜色进行数字量化,就可以使用色差仪。

手持式小口径色差仪用于木制品色差检测:

大部分木制品加工企业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采用主观视觉判断、对比和描述来区分颜色。尽管人眼对颜色的判断非常敏感,但由于木材自身存在的颜色分布不均匀、色调晦暗、色泽不一以及观察条件的不确定性等缺点,这种主观描述既不精确也难于一致,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效率及稳定的检测要求。人工检测和分类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此为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木制品的颜色,就需要使用专业的颜色测量仪器色差仪。

色差仪测量木制品颜色时一般采用光电积分式原理,通过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木制品表面,然后收集反射光,利用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处理,最终得出木制品的颜色参数,如CIELab值等,通过这些参数来量化表示木制品的颜色,并与标准色或样本色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色差。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1.仪器校准

在使用色差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通常使用标准白板进行校准,确保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2.样品准备

将待检测的木制品表面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污渍、灰尘、划痕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样品测量

将色差仪的测量头垂直且紧密地放置在木制品的测量点上,确保测量头与木制品表面完全接触,避免出现缝隙或倾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按下色差仪的测量按钮,仪器会发出光线照射在木制品表面,并收集反射光进行分析,然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测量点的颜色参数,如CIELab值等。记录下这些数据,作为该测量点的原始颜色数据。按照确定的测量点分布,依次对其他测量点进行测量,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颜色数据。

4.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将所有测量点的颜色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出各项颜色参数的平均值,如L*(明度)、a*(红绿色度)、b*(黄蓝色度)的平均值,以代表该木制品的整体颜色特征。

5.结果判定

根据相关的标准或客户要求,判断色差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例如,对于一些普通木制品,色差值可能允许在2-3之间;对于高端定制木制品,色差值可能要求控制在1以内。如果色差值超出范围,则需要对木制品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6.报告生成

将测量数据、计算结果和判定结论整理成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木制品的基本信息、测量点分布、各测量点的颜色数据、平均值、色差值、结果判定等内容,以便于生产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了解木制品的色差情况,为后续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分享到:
栏目热文
  • 色差仪
  • 分光测色仪
  • 光泽度仪
  • 标准光源箱
最新产品
热门产品
相关产品